你我:做手工的人,看起来总是一副认真执着、淡定满足的样子。他们会沉浸在自己的小幸福里,对生活的要求不会太高。是不是因为,在现在这个社会,做一个“手艺人”本身就是一件赚不到钱的生活方式呢?
宁远:如果你选择了这种生活方式来养活自己,那是没有问题的。我认识很多手艺人,他们大部分之前都有自己的工作,但是因为喜欢,所以选择辞职,专心做现在的事。他们都很享受这种生活方式,没有一个人觉得无法养活自己,没有一个人会因为这种选择后悔。
就像开咖啡馆一样。其实一间咖啡馆想赚大钱是很难的,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。有一个自己的地方,每天晒晒太阳,喝喝咖啡。虽然也许你不会变成暴发户,不会赚到很多钱,但是每天在做自己喜欢的事,其实就是赚了。赚了生活,赚了人生。
是啊,赚到金钱的最终目的,是用来购买理想的生活。而无需借助金钱为媒介,直接投身于所有的美好之中。身心合一,这是生而为人,选择度过自己人生的最完美的方式。
《黄帝内经》中描述过上古之人最理想的生活方式,“志闲而少欲,心安而不惧,形劳而不倦,气从以顺,各从其欲,皆得所愿”。这样的人,身心合一,丰盛圆满,可以活到人类寿命的最大值——一百二十岁。
恬淡,心安,轻松自由,做喜欢的事。正如现在的宁远。也许这正是三十五岁的她,看起来还像一个小姑娘的原因。
不仅宁远自己身处完美生活,她还和她身边的人一起,过着乌托邦一般的田园牧歌式的童话日子。
她和她的两个女儿,是自家的免费模特。妹妹做日常管理,另外一个妹妹做设计助理,亲弟弟是摄影师,弟妹做采购。小时候的玩伴负责生产……宁远笑称这是“家族企业”,他们在同一个村庄长大,小时候就约好长大了要一起做事情,没想到在三十岁的时候,大家真的聚拢在一起。
装满了亲情和友情的阳光房,生产出的任何商品,都会带着爱的印记吧。这也是手工的衣服,和批量生产的商品之间的区别。那些带着温度的针脚,是倾注了情感的。
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,做自己想做的事,顺从本心。
这是生活本该是的样子,却成为许多人挂在嘴边惦记在心里,但永远也不会实现的理想生活。在宁远那里,它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发生着。
日复一日。
像涓涓细流,一路欢歌着向前。
美感
胜过快感
宁远很美。素面朝天的她,有着一张让人想一看再看的美。不是她曾经高票当选的“最美女主播”的美。是温润妥帖的,晒过的棉被一样舒适的美。
宁远说话很轻,很慢。字斟句酌的,有时候也会词穷。不像获得“金话筒”奖主持人那样的妙语连珠,机智灵巧。她很少用形容词,她用最平实的语言,描述出生活的美。
“要从平常的日子当中去发现喜悦。”宁远说,“人生不需要过山车。刺激能带来的是生理的快感。而真实的生活中有美感,是一种身心的愉悦。人生就是走路走路,抬头看到蓝天。或者就是做手工的时候,忽然抬起头,发现天已经黑了,一天就这样过去了,时间被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。执着于一件事情,活在细节里,往深处走,就能找到喜悦。”
跟宁远告别之后,走出茶室,夕阳斜照。
我想起宁远的话,把目光投向天空。
天很蓝,很美好。
正如生活本来的样子。
真正美好的,除了蓝天,还有能感觉到美好的心。
带着这样一颗心去生活,不仅能看到蓝天,人生都会更加晴朗。
它能够在平常日子中发现喜悦。它能够穿越现代化的喧嚣,慢下来。去亲近土地,田园,和诗意,回归男耕女织的生活本质。让生活还原本来的模样。
而生活本来的模样,并不是什么高远的目的和意义,而是一个又一个实实在在的当下。充满了细节的当下。活在细节里,而不是活在目的里。这样的生活充满美感。一种安静包容的美。就像宁远带来的那一束白色的花。
宁远|两个女儿的妈妈。前媒体人,前大学教师。曾经担任电视台记者、编导、主播、制片人,获得过中国主持人最高奖“金话筒”奖。2008年地震期间连续三天三夜坚守直播台,悲悯之情感动亿万观众,被称为“最美女主播”。2011年后走下讲台离开主播岗位,经营原创服装品牌“远远的阳光房”。出版散文集《丰收》、《真怕你是个乖孩子》,绘本《远远的村庄》。
著有《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》
微信公众号:宁不远(ID:ainingyuan111)